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成立于2002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理事会领导下,团结广大会员和业内从事标准制定工作的工程技术专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协会为平台、技术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标准研发体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以“章程”为宗旨,实施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使技术标准完成的质量、进度和数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同标准的结合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协会组织各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活动,把我国民族产业的技术展现出来,向国际标准组织提交文稿数量成倍增加,采纳率逐年上升,同国际主要的信息通信标准组织建立广泛了交流机制,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显著提升。近年来,协会在信息通信标准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已成为国内外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标准组织。今年6月份,我协会参加了民政部组织的首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获4A评估等级。
一、取得的成绩和所做的工作
1、以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核心,全面完成各项标准任务
协会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下达标准研究项目2200多项,组织完成并经国标委、工信部(信产部)发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累计1234项;标准类技术报告127项,目前在研的标准项目近900项。
其中,完成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SCDMA,以及另外两个3G技术标准310项;在光通信领域完成了大容量光传送网的《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的等标准制定,推动了OTN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组织开展了《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GPON系统承载多业务》标准制定工作,完善了EPON/GPON系统承载多业务的功能技术要求,弥补了EPON/GPON系统承载多业务方面的空白;完成了IPv6网络总体要求、基本协议、移动IPv6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方法等;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与过渡的技术要求等;此外,协会还在统一IMS、IPTV、手机终端接口、信息安全、网管、通信电源、电磁环境等多方面,完成了行业标准的急需。
同时,协会还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在节能环保、应急通信、共建共享、绿色上网,以及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信息无障碍”等方面完成了许多社会急需的技术标准。
为了鼓励标准制定成果,从2005年开始,经信产部同意、科技部批准,我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奖活动,目前共开展了四届,共评出协会标准科技奖一、二、三等奖共63项;另外还有4项获得国家标准委标准科技创新一、二等奖;在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中,“基于IP的多媒体会议业务”国际标准和“基于CDMA的数字集群通讯标准与技术产业化”行业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广泛开展合作交流
协会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国际标准化战略,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鼓励和支持会员单位提交国际标准和文稿,文稿的数量、质量逐年提高。据统计,各会员单位向ITU、3GPP、3GPP2、CJK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近2万多篇;目前在各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我国担任ITU研究组副主席的有13位、主席的有1位,担任报告人、编辑人的有近一百人。通过努力,我国在软交换、IPTV、下一代网、TD-LTE等部分领域,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话语权和引领作用。
同时,协会还是3GPP、3GPP2合作伙伴,是全球标准组织GSC的十个重要成员之一;并且与欧洲电信联盟ETSI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了中日韩三国标准组织CKJ定期合作交流平台。与ITU、IETF、IEEE、TMF、OMA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长期联系和沟通渠道。
3、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适应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需求
近八年来,协会先后制定各项规章办法四十多项,建立健全并完善了协会组织结构,按照章程的要求,建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技术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以及按专业划分的技术工作委员会,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四个特设工作组。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协会各组织机构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运作程序,创造了协会各项工作责任明确,领导团结有力,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协会支撑政府、服务会员的能力不断增强,队伍发展一年比一年壮大,会员的数量已达近240多家,涵盖了我国主要的基础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科研、规划、设计院所、大专院校,以及一大批国际知名信息通信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
4、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会员、行业、社会的能力
协会自成立以来,一是充分运用信息通信手段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全力打造标准制定、标准信息、标准培训三大服务平台的建设,目前会员入会申请、下载标准信息资料、会议报名、网络会议、会议资料实现无纸化等都已实现。同时,协会还根据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大力开展标准宣贯培训,标准资质认证等,受到广大会员的肯定。据统计,近年来会员在网上下载各类标准全文535万多页,举办各种技术研修班30多次,标准化培训班15期,编印“通信技术与标准”内部刊物150期,信息简报67期,编制研究报告57项。
二是积极参与政府下达的行业规划的课题研究,如“通信行业十一五规划”、“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及“国家标准化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等多项编制工作。
三是充分利用自身专家资源的优势积极参与了“标准化法”、“信息产业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等意见征求。
5、坚持办会宗旨,诚信自律开展标准化工作
协会成立以来,坚持以章程确定业务范围开展工作,自觉遵守国家各项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社团组织的政策规定,坚持协会社团组织的定位,做好支撑和服务工作。在开展信息通信标准化工作中,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协商一致的原则处理好协会各项事务,在广大会员和行业中赢得了广泛的肯定,在国际标准组织中上也赢得了广泛认同。
协会秘书处中党员14人,数量达到了1/3强,建立了党支部和党小组,定期组织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党员在各个部门发挥着骨干中坚的作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健全,保持经常性活动。
协会成立以来,严格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办法,做好民政部社团年度审查、财政部账号审查、财务审计等各项工作,多年来各项检查全部合格。
二、开展协会通信标准化工作以来的体会
1、注重协会的组织建设。目前,协会的各级组织每年召开各类会议一百多次,基本保证了协会标准化各项工作责权分明,工作落实。
2、注重协会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等40多项,并严格执行实施。
3、注重协会运行机制建设和创新。成立特设项目组、任务组和协调组等方式(目前相关工作组有35个),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始终保持协会工作的活力。同时,开展标准进行评奖,调动相关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4、注重标准质量和进度的管理。2009年,协会提出标准质量年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一是加强标准起草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二是加强主席、组长的领导作用,以及发挥起草单位对标准工作的管理,三是层层把关。
5、注重协会服务能力的建设。几年来,协会不断加大三大平台建设力度,使大批业界单位加入到协会,保证协会社团组织规范运作和自律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工作制度的严肃性。
6、注重协会国际标准工作。目前,协会同国际主要标准组织建立稳固沟通和交流机制,同时大力鼓励会员单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了会员单位的利益,提升了我国民族企业在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