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材料之二十八:为政府和企业服务 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CSIA]
 
 
交流材料之二十八:为政府和企业服务 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
更新时间:2009/12/31 11:13:11  
【字体: 】        

  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于2006年7月换届成立。在山东烟台市召开了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讨论通过了第二届协会理事会的工作总结;修改了协会章程和名称;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通过了法人变更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副秘书长人选,研究了协会的工作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会员单位63个,现有兼职工作人员5人。

  新一届协会理事会建立三年以来,努力把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作为协会的办会宗旨,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主要包括:召开了三次理事会会议,建立了协会专业网站,协会秘书处共编发了83期《电子信息经济快讯》,承接并完成了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委托的多项调研课题,撰写了“我国电子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与对策建议”的行业发展报告,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发展规划建议和重点行业市场分析,协助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修改工作条规、推动中心工作等。总结过去的工作,虽然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克服了具体条件的困难,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以及整个电子装备行业的发展形势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协会所对口的电子装备制造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辐射范围广、技术资金密集等特点,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电子装备制造行业取得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与“九五”期间相比,我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的发展速度是电子产业各行业中最快的。已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电子装备制造业体系。一些国产装备,例如国产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及硅片加工设备已在业内树立起品牌美誉,初步具备了成套供应能力,部分产品如扩散炉、等离子刻蚀机、单晶炉、多晶铸锭炉等已开始少量出口。少数本土的大型电子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开始接近国际强者行列。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与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相比,仍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其他装备制造行业的现状相似仍属于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有数量、缺实力,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稀缺,专用设备自给率低。二是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生产集中度低,大多数是独立的中小型企业,缺少具有资金、技术、品牌等综合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三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低,高级技术人才短缺,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较差。目前我国90%以上的半导体生产设备仍旧依赖进口,尤其高端IC设备几乎没有国内产品,由于缺少高端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每年有大量的巨额资金投入被国际电子装备巨头高价掠走。

  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一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是指引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为行业的发展展现出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文件的发布和会议的召开,让电子装备制造行业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振奋,又感到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装备制造业的振兴目标十分鼓舞人心,但任务也很艰巨,作为对口的行业协会如何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对我们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长期以来,过去受计划体制的影响,企业、行业过分依赖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十分狭小,和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代表性不强,或多或少带有“二政府”的色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也迎来了行业协会大发展的春天,行业协会在信息沟通、政策咨询、行业自律、企业维权、促进行业发展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协会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作用不突出、行为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消除,对发展行业协会的意义、定位、作用等在认识上仍存在不少偏差和误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的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行业管理体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年3月31日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文件的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既是今后行业协会领会政策、把握方向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做好具体工作的“工具书”。我们将不断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作为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协会统一思想和做好工作的准绳,使我会的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件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是大部制改革以后,工信部领导专门确定人教司负责指导行业协会的工作,说明部领导对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也使我们在今后开展工作心中更有底,腰杆更直,今后我们要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主动汇报工作,听取指导意见。

  为此,我们建议:

  1、希望政府主管部门今后多组织一些行业协会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联谊活动,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改变过去互不往来的局面。

  2、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及后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行业协会之间存在性质相近,职能交*的问题,容易造成工作中的矛盾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建议主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归并,以提高行业协会的工作效能。

 
来源:工信部        
 
  • 上一篇: 交流材料之二十七:在成长中发展 在发展中成长——中国直邮协会
  • 下一篇: 没有了
  •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