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将获大基金注资22.5亿元,为明年冲刺科创板暖身[CSIA]
 
 
紫光展锐将获大基金注资22.5亿元,为明年冲刺科创板暖身
更新时间:2020/3/19 10:56:37  
【字体: 】        

紫光展锐公开表示计划于2021年勇闯科创板后,就一直低调着手增资计画。根据问芯Voice独家获悉,日前大基金投委会已经通过对于紫光展锐的投资决议,计划投入约22.5亿元,另外传出上海国资也可能会对紫光展锐注资。
  
  紫光展锐目前的估值约500亿人民币,经过这一轮增资,估值将再往上垫。
  
  这一次加码紫光展锐的动作,会是大基金在国内5G和SoC芯片技术布局中,迈出最关键的一步棋,更象征紫光展锐在国内芯片设计行业内,所肩负的重责大任与战略地位与日俱增。
  
  目前紫光展锐的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重分别为紫光展讯投资57.14%、西藏紫光新微电子16.81%、英特尔(中国)14.29%。
  
  第一大股东紫光展讯投资是由紫光集团和大基金组合而成,两者的持股比重为63.7%和30%。由此可知,大基金原本就是紫光展锐的间接股东,就由这次再次注资22.5亿元,对于紫光展锐的前景看好程度,是不言而喻。
  
  紫光展锐的两大关键战略地位
  
  紫光展锐为何能吸引大基金再次加码?一般人第一个想到的答案,应该是5G技术的稀缺性,凸显了紫光展锐的战略价值。
  
  事实却不仅如此,紫光展锐的价值体现于两大层面。第一是珍贵的5G技术门票,以及向下兼容的2G到4G通讯技术完整性。
  
  第二是国内少数有能力做大型SoC芯片的战略价值。IC设计的价值,不单只是做周边独立芯片而已,SoC芯片具备集成各种技术的能力,其战略地位是可以承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虽说现在5G技术火热,但很少有仅用到5G技术的应用场景,多数场景都需要向下兼容2G、3G、4G通讯技术。
  
  因此,要做一颗5G芯片必须同时支持2G、3G、4G多种模式,没有2G到4G完整的通信技术积累,是不可能长驱直入5G研发的,这不仅考验当前的研发水平,更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这绝对是紫光展锐的一大优势。
  
  解决了技术的门槛后,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与全球的5G网络进行现场测试,确保芯片有效的连接性。
  
  可想而知,现在有2G到5G完整通信技术的公司非常少,在国内只有紫光展锐与华为海思两家公司有这样的实力。
  
  华为海思的通讯技术一向是跑在最前面,不过其核心芯片不外卖的策略,让紫光展锐成为国内唯一可以提供5G芯片的企业。
  
  IC设计满街都是,大型SoC却稀缺
  
  紫光展锐的第二大价值是大型SoC芯片的实力。就半导体生态而言,SoC对于整个行业拉动的价值与意义,绝对远高于一个周边独立的芯片器件。
  
  中国有很多周边芯片、独立芯片供应商,但非常缺少可以做大型SoC的芯片公司。
  
  大型SoC对技术的要求很综合且全面,要集成硬件、软件、各种IP、周边算法等,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解决方案,承载得起一个生态系统。而SoC的打造,不光是集成的技术门槛,还有庞大的资金门槛,必须要大型IC设计公司才做得来。
  
  紫光展锐的芯片产品覆盖了手机处理器AP、基带芯片、视频等,同时有完整的产品组合和整套SoC的独立开发能力,在5G领域,更形成了一支涵盖软件、硬件、测试在内的专业研发团队。
  
  紫光展锐在布局5G商机上,也也有自己的步调。首先在2019年发布首款5G解决方案虎贲T7510,是双芯片架构,由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V510+虎贲T710应用处理器。
  
  第二步是2020年发布首颗5GSoC芯片虎贲T7520,采用台积电最新的6nm工艺技术,加入全球5G芯片的世纪之战。
  
  虎贲T7520是采用4个ArmCortex-A76核心,以及4个ArmCortex-A55核心;再者,GPU采用ArmMali-G57核心,在5G的场景应用下,带来优异的使用者体验。
  
  国内在2G到5G通信技术的积累,以及SoC研发实力上,也只有紫光展锐和海思两大供应商。
  
  除了全面掌握2G到5G的通信技术,还有IoT领域全场景通信技术的技术积累,这会是紫光展锐营运的第二支脚。
  
  展锐不仅有基带晶片,同时也是国内主要的泛连接芯片供应商,包括射频、蓝牙、物联网等泛连接芯片,将支持未来万物互连、智能家电、智能社会、智能工业打造。
  
  大基金二期2000亿资金启航
  
  大基金二期在2019年下半正式启航,投资方向是持续完善半导体生态产业链,尤其是补足IC设计、AI、5G、人工智能、设备材料领域的短板。
  
  大基金一期在2014年成军后,总投入资金约1400亿元,更撬动超过5000亿元的地方和社会资本,全面提升国内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建置。
  
  成立这四年以来,大基金一期投资遍布在IC设计、制造、封测和装备材料等四大环节领域,投资比重分别约为20%、63%、10%、7%。
  
  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成军,注册资本为2,041亿元,如果按照1∶5的资金撬动比,市场估计大基金二期的资金总额将会超过兆元等级。
  
  由于大基金一期的资金,很多都投入在IC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预期二期会更强化战略性产业和企业,包括IC设计、AI、5G、人工智能,以及补足设备材料领域的短板。
  
  这次紫光展锐获得大基金22.5亿元的注资,更凸显其5G通讯技术和SoC技术的稀缺战略地位,将成为国内IC设计公司的重中之重。
  
  同时,紫光展锐也将如计划将在2021年跃上科创板,对于现有的股东、员工等都是一大激励。
 
来源:问芯Voice        
 
  • 上一篇: 紫光天津重要布局,立联信全球产线最全工厂下月主厂房建设
  • 下一篇: 紫光展锐将获大基金二期注资22.5亿元
  •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