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炮” 中芯超前台积电南京厂 志在必得[CSIA]
 
 
新年“第一炮” 中芯超前台积电南京厂 志在必得
更新时间:2019/2/19 10:42:48  
【字体: 】        

中芯国际2月14日发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2018年Q4财报及2018年全年营收数据。因应全球半导体形势的严峻,中芯国际2018年Q4营收较上一季有所下滑,并且预期2019年Q1收入预计为2019年相对低点。
  
  中芯联席CEO梁孟松于15日电话会议上表示持续加码先进工艺的决心,他表示,中芯国际第一代FinFET14nm技术进入客户验证阶段,产品可靠度与良率已进一步提升。同时,12nm的工艺开发也取得突破。
  
  2018营收连续增长2019Q1为低点
  
  中芯国际2018年Q4财报显示,销售额达到7.876亿美元,毛利润1.34亿美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2652万美元,同比减少44.4%,其中中国区增长12%。
  
  2018年全年,中芯国际收入3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2017年成长8.3%,其中中国区占比达到历史新高59.1%,比上年增长11.8个百分点;毛利率22.2%,下滑1.7个百分点,净利润1.34亿美元,减少25.6%。
  
  由于受行业淡季影响,公司预估2019年第1季销售收入环比下滑16%至18%左右;预估毛利率介于20%至22%之间,环比增加3至5个百分点。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指出:“面对2019年大环境许多的不确定,我们努力寻求成长机遇;稳中带进,积极开发客户,拓展成熟和特色工艺的产品组合和应用范围,发掘市场价值机会,为成长储备力量。”
  
  赵海军透露,中芯在2019年看好NOR/NAND存储、面板驱动IC、CMOS传感器、电源管理IC等。他表示,NOR/NAND存储产品线受惠新客户加入,预计营收将倍数成长,指纹辨识技术会朝underglass技术发展,而需要采用高压工艺技术的面板驱动IC产品线,今年也会受惠新客户加入,一起抢占市占率,8吋晶圆厂的需求持续热络到年底,整体客户组合会以国内、国际双向发展。
  
  上一季度财报会议时梁孟松表示,2019年下半年,中芯将专注于开发Cowos以及FinFET,尤其FinFET已经上轨道并受到客户认证,将提供移动与无线客户,未来14nm将应用于AI、IoT和自驾车等领域,并导入新兴市场等区域。而在此次电话会议上,梁孟松也重申AI、IoT以及自动驾驶的重要性。
  
  中芯先进工艺大进展:14nm量产在即、12nm取得突破
  
  纵观全球晶圆代工厂,龙头企业台积电已量产7nm,5nm即将登场,三星亦已量产7nm,尽管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等先进工艺落后两代,但距离正在逐渐缩小——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表示,中芯第一代FinFET工艺14nm技术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产品可靠度与良率已进一步提升。同时,12nm的工艺开发也取得突破,下一代的FinFET工艺(N+1FF)也会根据客户需求推出。
  
  梁孟松指出,相较于14nm工艺,12nm在表现上功耗减少20%、效能增加10%、面积减少20%,两个工艺有部分客户重叠,预计在消费性、中端手机AP、wirelessconnectivity、AI等应用都会有需求。
  
  此外,据悉中芯国际正准备在2019年批量生产14nm智能手机SoC。整体来看,因应新功能加入包括BCD工艺的charger应用、CMOS、高压HV、AMOLED驱动IC等,2019年手机产业仍会有较多商机。
  
  值得注意的是,梁孟松于15日电话会议上强调,中芯提供全系列IP以及封装测试服务等,从IC制造到后端封装、测试“一条龙”服务发展。
  
  中芯国际于上海建造的高端工艺12吋晶圆厂房“中芯南方”也将进入量产。中芯南方是由大基金、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中芯国际三方投资成立合资厂,专门生产14nm以下的高端工艺技术,预计在2019年第二季移入机台设备,年底将开始小量生产。
  
  超前台积电南京厂中芯志在必得
  
  事实上,中芯开发14nm以下的高端工艺技术,还有一项重大意义,就是正式超前台积电在南京的16纳米工艺布局,但后续有待观察的是,中芯国际能否以良好的良率批量生产FinFET。“随着FinFET上的知识和工艺模块配方的增加,中芯国际的开发只是时间问题,”Gartner的分析师SamuelWang认为。“上市时间至关重要。如果早一点他们就能成功。如果太迟了,那就有挑战性了。”
  
  如果中芯国际能够批量生产14纳米FinFET场效应晶体管,并且,进一步向前推进“半世代”工艺12纳米,那么将使中芯与竞争对手并驾齐驱,甚至超前,居于国内晶圆代工的领先地位。尤其,台积电受限于登陆投资,工艺卡位在16纳米,那么12纳米对于中芯而言,就具备地利优势。
  
  事实上,在政策资助下,中芯计划在一个新12吋厂中开发更先进的工艺。“中芯国际将获得100亿美元资助以建设14、10和7纳米的产能。到2021年第四季度,他们将每月生产7万片晶圆,”国际商业战略首席执行官HandelJones透露。“并且已经买了一些非关键设备。”中芯国际还面临一些挑战。14纳米场FinFET效应晶体管开发已初步有成,但7纳米代表了一个重大进展。
 
来源:DIGITIMES        
 
  • 上一篇: 梁孟松:中芯国际12nm工艺获得新突破
  • 下一篇: 2018年中国10大IC设计公司榜单出炉!紫光展锐以110亿元销售额榜上有名
  •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