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发布一系列新进展,推进神经拟态计算的应用开发[CSIA]
 
 
英特尔发布一系列新进展,推进神经拟态计算的应用开发
更新时间:2022/10/10 14:47:48  
【字体: 】        

英特尔研究院推出了KapohoPoint开发板,更新了Lava框架,并公布了新增的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支持项目。
  
  通过去年发布的Loihi2第二代研究芯片和开源Lava软件框架,英特尔研究院正在引领神经拟态计算的发展。作为英特尔神经拟态技术商业化目标的一部分,英特尔研究院正在向开发者提供新工具,以便将开发过程推进到下一阶段。例如,8芯片Loihi2开发板KapohoPoint,就可以通过堆叠满足大规模工作负载的需求,并可实现与低延迟事件相机(event-basedvisionsensors)的直接互连。
  
  向社区成员交付下一代神经拟态系统
  
  基于Loihi2的开发板KapohoPoint是一个紧凑系统(compactsystem),非常适合从无人机到卫星和智能汽车的各种小尺寸设备和应用。KapohoPoint可以运行包含多达10亿个参数的AI模型,也能解决涵盖多达800万个变量的优化问题。与在CPU上运行的先进求解器相比,它把速度提高了10倍以上,能耗降低了1000倍。此外,还能通过堆叠多个开发板实现KapohoPoint的扩展,以解决更大规模的问题。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是研究社区中第一个启用KapohoPoint的成员,正在把它用于内部研究,涉及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学习以及需要实时优化的问题。数据处理与开发高级科学家QingWu博士表示:“由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任务是在空中和太空中进行的,这使得移动平台的空间、重量和功率预算(powerbudget)非常有限。对在这种环境中运行AI算法的需求而言,神经拟态计算技术提供了非常出色的计算解决方案。”
  
  通过Lava软件框架,降低神经拟态开发的门槛
  
  对开源、模块化且可扩展的Lava软件框架的更新包括面向Loihi2功能集的一系列改进,例如可编程神经元、分级事件和持续学习。
  
  神经拟态生态系统项目
  
  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已经启动了八个由英特尔支持的大学项目,包括乔治梅森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格拉茨技术大学、苏黎世大学、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滑铁卢大学和哥廷根大学。
  
  研究项目包括自适应机器人定位、可用于脑机接口的无线仿生传感脉冲解码、神经拟态贝叶斯优化、听觉特征检测以及新型类脑架构和算法。
  
  自2018年成立以来,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的成员数已增加到180多个,包括大学实验室、政府机构以及埃森哲、联想、罗技和梅赛德斯-奔驰等全球领先企业。
 
来源:英特尔中国        
 
  • 上一篇: 重庆出台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计划 到2025年培育20个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软件产品
  • 下一篇: AI首次创建高效准确数学算法
  •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