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有许多并发症,需要终身护理。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患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疾病)的风险就越高,这可能逐步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由SeiKwangHahn教授和博士生Geon-HuiLee(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领导的韩国浦项工科大学(POSTECH)研究小组与PHIBIOMED公司的SangbaieShin博士合作,最近开发了一种智能隐形眼镜型可穿戴设备。 据悉,该设备通过向视网膜照射120μW远红光/LED光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在其早期阶段进行治疗。这种智能LED隐形眼镜的技术在各种眼科疾病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是对眼球进行高度侵入性的反复治疗性注射,或在麻醉状态下用激光破坏视网膜边缘附近的毛细血管进行成千上万的小烧灼。这两种方法都被认为对病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通过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研究人员证实,佩戴智能隐形眼镜的动物没有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周3次佩戴隐形眼镜,每次15分钟,持续共8周。相反,没有佩戴智能隐形眼镜的动物则出现了视网膜病变的情况。角膜和视网膜的组织学分析也证实了该镜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领导这项研究的SeiKwangHan教授说:“这项研究证明了镜片式可穿戴设备的可行性,它不仅可用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脏跳动率和眼科疾病,还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失眠、神经元疾病等。” |
|